2008年10月1日星期三

对立想法

一位男人去做销售,做得不好,老板就派他对着群众讲解产品.老板发现销量不好就亲自巡视,吓了一跳.因为此人当过军官,他竟以命令式的语气向众人解说.老板私底下对他说:”你会不会觉得你的语气硬了点””O,对,是硬了点”.此人接受,改变了语气.接下来销量还是不好,老板再次巡视,此男人竟以娘娘腔的语气推销和讲解产品.
叫他不要以命令式的语气,他就转变成娘娘腔的语气.某些人会想,这样笨的`这样差的`要讲的吗`没有叫他娘娘腔等等.现在问一问各位读者,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?谁可以深入解答,说出清楚的答案?
记不记得小时候,听过一位画家,花一天的时间画一幅画,要十年才卖得出去;另一位画家,花十年的时间画一幅画,只需一天就卖得出去.这是一种对立形式,写作手法要简单化而用的.大家的脑子里都有深刻的印象-----不是大就是小;不是小就大,不是长就是短;不是短就是长,不是高就是低;不是低就是高,不是多就是少;不是少就是多,我称之为----对立想法.
我私底下曾对某人(叶氏)谈过此事,当叶氏说他想时,我插入说:”他没有想,这不是想,这跟本没有想”.注意一下,大家不难发觉,当一些非常简单的说法和行为表现时,头脑是不必想,可以直接就做出反应.这就是被忽略的!这些说话的内容和行为已被定住在头脑里的深底处.每一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的想法,是看谁来得重或轻.
不是快就是慢`不是宽就是窄`不是胖就是瘦`不是对就是错`不是好就是坏`不是命令氏的语气就娘娘腔!的确是非常困难把这意识完全清除掉,但不是不可能.从今以后,要学会和懂得有”大 中 小”,最少三个选择,而不是两者择一.
中间的非常重要,代表平衡.
人的思想和写作方氏一模一样,还有其他……

语文科里的问答题

在校的作业,语文科的问答题。免不了念完一篇文章后要作点功课,要不然学生就不念了。但是(又但是),小学生在作问答题时,是怎样作呢?每次去找那一段可以让他们 照抄下来。我想,长期的经验令编写语文文章的人也想到(学生照抄),所以在少数的问答题里,更改了几个字眼。几个字被更改后,你(读者)能猜想到发生什么事吗?之前提到,小学生是怎么作问答题吗?[看哪一段可以让他们照抄下来],结果!几个字眼被更改掉后,他们还在找哪一段可以照抄,那读者应该想到他们是否找得到。NLP已出了名,包括研究人的行为,有提到人类的行为像机器人。
这是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事,当小学生拿功课来问我,我看到答案就在那里,只因为几个字被更改掉。不只这样,竟然连平时成绩好的小学生在这时也看不出答案就在那里。这意味着他们是没有看懂文章里所教导的,教育的启示,以及启动理解力(和把人类训练成像机器人)。那么,我就跟他们解释,不只解释含义,叫他们要看懂文章里所教的,不要每次照抄,能做的都做了!下次那些小学生作问答题时,又再来多一次!机器人就是机器人,讲多少次都一样。(我个人认为,你呢?)因为他们都不喜欢作功课!
回想起我们本身在校时期,还记得大家都不喜欢学校生活吗?(广播报告将放假,全校学生就欢呼)?都不喜欢作功课,[ 这就是长期以来都改不到的],因此出现应酬式!照抄,作完,就算了。回想起来,我本身也是其中一个,在小学时,每次照抄问答题。
对我来说,是利弊并存。不是全坏也不是全好,好处是学会识字和阅读,但是,坏处远远超过好处——[把人类训练成机器式的人],这个的影响力才大,极度大!所以对我来说,不教好过教。而中学生怎么样,是否出现相同的行为,我没看到,因此不判断。看到此,我希望大家把此事传出去,因为再难的事,将会有少数人要解决,总有一天,这个问题将会被解决。。。。。。

2008年3月12日星期三

牢牢地匡着人类的思想

ABCD,你会想到什么?想到英文字母A到Z吗?本人对于ABCD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考试题的选择题,中小学时期每次考试都出的A 到D。
在学校时期,免不了要考试。时常出现考一个科目,考卷里总共是五十题,一题两分,每题都有四个选择,非常少出现五个选择(A到E),当然有时会混合填充题。这是发生在我那个年代,和你的那个年代是否一样或相似呢?
但是!大家没察觉到这样的选择题(ABCD),早已牢牢地匡着人类的思想,ABCD,转到现实生活中,就是每件事只有那几个重点。
有注意到吗?当有人吵起架来容易打入大家的脑海,印象中吵架的人,讲的内容就只有几个重点,结果出现的行为是重复,重复再重复!
大家或多或少都看过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吧!每一个话题都有多个重点,排着下来。不用说,大家都知道,现实生活中是不会像考试里的选择题,总共五十题,全部四 个选择,排得那么整齐。但是人类已习惯每件事只有几个重点,成长过程中已烙印在头脑里,没有多少个人逃得过。正如input进电脑的指令没被delete 掉,当人们不知道脑袋被输入什么,这种情形之下是不会被删除掉的。潜意识永远记住直到人死去。
读了本文有何感想,请回复
认同/中立/反对

黑中有白;白中有黑

2005年,我向某人借了一套本地的教材,是VCD,教EQ的.当中有一部分说:“这个是对的,那个是错的”,例如:借东西给别人是对的`乱发脾气是错的 `用功读书是对的`打架是错的.我私底下问人家,这些话有什么问题? 首先,跳出这个话题,讲一讲另一个话题.古代中国的两大思想家是谁?孔子和老子,这两位思想家的不同点是什么?发现到学了儒家思想的人,把对和错分到清清 楚楚.这个是对的,那个是错的,对错对错对错.但是,老子说是对中有错;错中有对,就是一个圆圈里,黑中有白;白中有黑,真假混合.老子说:一件好事,去 看坏的,当中会有坏的;一件坏事,去看好的,当中会有好的.
看回那套VCD的那一段话,这个是对的,那个是错的,马上就判断,判断对与错.我领悟到,对中有错;错中有对才启动人的思考,使人进一步地了解事情的真相.
谈到这里,各位有抓到重点在哪里吗?这种错误的教材牢牢地匡住人类的思想却完全没被揭开,被察觉到.因为在学习最常用的方法是从简单的开始,甚至是从最简单的开始,加上这是教幼儿,只是教几岁小孩子就不会有人觉得有问题.事实刚好相反过来!
接 近尾声,我想让大家知道本人的看法.看了这套VCD教材,使我多了两句话-----“好听叫作学习;不好听叫作被灌输”,”好听叫作教育;不好听叫作灌 输”.当我看着这一片段时,内心想着,那就是祸根,就在那里,全世界多少人都看不出来.全世界有多少这一类错误教材,要清除完全世界这种错误教材,需要几 百年的时间.
最后,希望各位踊跃发表对本文的看法……